•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医院动态
  • 胡慧仙:37年的坚持,只为留下更多生命

    日期:2019-10-22 来源:​宣传统战部
    分享:
         

      昨日,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区,17岁的小天戴着白口罩躺在病床上,不时向病房口张望。他每天最期盼的,就是胡慧仙的到来。在他眼里,这个像妈妈一样的科主任,是他全部的希望,看到她在,他就觉得安心了许多。

      在过去的37年里,像这样的患者,胡慧仙已经不知遇到了多少。她常说,血液科的工作就是那句著名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写照。血液病的特殊性,让他们每天竭尽全力,与无情的病魔争夺,努力把更多生命留下来。

      这条路一走就是30多年

      对于胡慧仙来说,无论是学医还是进入血液科工作,都有些阴阳差错,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这条路,一走就是30多年。

      1986年,她调入金华市中心医院内科,在那时,血液科还未独立出来,医护人员紧缺。胡慧仙的到来,为这个专科注入了新鲜力量。在当时的内科前辈眼里,这个年轻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好学,1988年便到浙一医院进修血液专科,1998年再赴该院师从国内著名的血液病专家黄河教授专修造血干细胞移植,2002年赴上海长征医院进修血液病学实验研究,2010年赴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短期学习,2011年参加浙一协作医院管理干部培训班……

      这些宝贵的经历,让她的技术日臻成熟,1999年率先在浙中西部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首例患者是一名15岁的女孩,低危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我最近一次得到她的消息,是在北京工作,已经结婚生子,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是我们作为医生,最欣慰看到的结果。”

     

      要对得起患者的这份信赖

      在很多人看来,像白血病这样的血液病,就如同绝症。胡慧仙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口碑相传间,前来求诊的人越来越多。更让他们感动的是,这个年纪不大的医生,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总能帮助他们崩溃的情绪中走出来,勇敢地去和病魔抗争。在长期的相处中,他们和她,都成了朋友。

      如今在杭州工作的朱先生,一度因为患上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头被被虫蛀一样,疼痛难忍。他曾跑过不少大城市的医院,得到的无一不是噩耗,最终,他选择相信胡慧仙。那年,她才38岁。“其实我自己都有些惊讶,他跑了那么多地方,最后会如此放心让我来医治。”胡慧仙告诉自己,要对得起患者的这份信赖,而她也做到了。

      康复后的朱先生,此后一直从事慈善事业,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前段时间,胡慧仙上电视做科普宣传,他特意从杭州赶到,表达对这位老友的支持。他说,很幸运能在最难熬的那段时光里,遇到了她。她给予他的希望,给予他的温暖,是他这辈子都不能忘怀的。

     

     

     

      以身作则引领学科发展

      2004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独立成科,胡慧仙肩上挑起了更重的担子。作为科主任,她以身作则引领学科发展,每年患者数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6年,亲缘全相合移植得以开展;2018年,亲缘半相合移植成功开展。这两个重大技术的突破,不仅填补了浙中地区该项技术的空白,更是给予更多血液病患者生的希望。要知道,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及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配型相合的亲缘或无关供者是最合适的供者,然而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配型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关人群中找到相合供者的概率是1/5万~1/10万,甚至更低。

      要是进行亲缘半相合移植,则有90%的患者能够找到供者,也就是说,患者的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等都可能成为供者,可为更多需接受移植治疗的人带来福音。

      25岁的小杜就是受益者之一,这个看起来酷酷的大男孩,两年前意外患上慢性白血病,没想又在去年转为急性,面临生命危机。可是一时间上哪去找合适的供者?在胡慧仙的帮助下,他接受了亲缘半相合移植。对于医生来说,这同样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这一次手术,延续的时间长达3个月,每一天对于我们来说,都像是走钢丝。”胡慧仙说,在这一类型的移植中,最关键是处理好患者的排异反应,每个时间点都得跟上,否则患者随时可能失去生命。

      在医护人员日日夜夜的守护下,很幸运,小杜挺了过来。如今他生活得很好,还交了一个女朋友。看着他在朋友圈里晒出的照片,血液科的医护人员都深感欣慰。这份巨大的挑战,成功了。

      随着亲缘半相合异基因移植术的不断开展,技术水平日臻成熟达国内先进水平,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

      2019年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在浙中区域再次率先开展“新型自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技术,2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这是一项与国际接轨的高难度新技术,是淋巴瘤亚专科治疗领域的新武器,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治疗选择带来了新希望。

     

     

     

      发挥区域专病中心辐射作用

      胡慧仙对患者与科室的倾力付出,也成为督促血液科年轻骨干不断成长的动力。

      在血液科,后备学科带头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培训。学术骨干轮流针对自身亚专科方向赴国内一流的血液专科进修学习。每位医师每年2~3次外出短期学习或培训,了解前沿性知识,开展新业务,规范医疗行为。

      在一项项举措的不断推进下,血液科发展迅速,2014年荣获“浙中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学科”,2015年床位数达115张,拥有设施一流的无菌病房及血液病实验室,学科规模及学术影响力达到省内地市级医院领先水平,并通过多次举办浙中地区血液病学培训班、病例讨论、疑难病例会诊等方式将新技术、新项目在区域内进行推广应用,吸引更多周边地区疑难危重病人来院救治,发挥区域专病中心的辐射作用。

      

     

      而胡慧仙自身,也担当起浙江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委、省免疫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委、省医师协会及抗癌协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委、金华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金华市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主任委员等更多的责任,为血液病医学的发展倾注了更多心血。

      在她的蓝图里,将金华市中心医院血液科建设成“以出凝血疾病治疗为重点,集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诊治于一体”的省内一流血液病学专科,力争成为临床特色鲜明的医疗中心及疑难病救治中心,确立学科在浙中西部地区“龙头”地位,使患者能在家门口享受国内一流诊疗服务。为此,她仍在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