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第十二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我院获2018年中国最佳医院管理团队称号。院长袁坚列在会上作了《“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改革的实践与体会》演讲,分享医院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这些年,在各类国家级医学会议的领奖台上,总能看到金医人的身影。从1910年至今,我院在栉风沐雨中走过108年。百年间,它犹如一颗种子在浙中大地上发芽成长、开枝散叶。它每一片绿叶的繁茂、每一根枝干的延伸都凝聚着几代金医人的心血与努力。
最近10年,也是金医快速发展阶段。我院管理团队带领全院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把一所百年老院建设成为总建筑面积20.69万余平方米、床位2643张、在岗人员2935人,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园林式医院。
重点学科重点突破
学科建设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关键一环,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依托。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将其作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提出了学科建设专业化和人才引进高层次相融合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日前,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院副院长杜金林介绍,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精神、神经及脑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前循环动脉瘤开颅新技术及规范化诊治的研究》获批立项,这是金医在学科建设方面又一重要突破。
提升医院服务水平,需深谙教学相长。这些年,我院在不断自我探索、加强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接轨长三角,专科得以突破、整体全面推进。继续加强与浙江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等的合作与交流,对重点学科进行重点扶持,努力与国外一些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高端医疗资源共享。如今,我院有9个省区域专病中心、24个市医学重点学科、22个医疗质控中心,一大批“德艺双馨”的名医在一线锤炼中产生。
在学科建设引领下,市民前来就医能够享受到更优服务。我院副院长郭晓东说,面对一些疑难病症,患者只需挂一个号,就有多个学科的专家联合进行门诊,为患者精准“把脉”查明病因。在住院治疗阶段,仍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讨论决策,综合考量病患情况对症下药,给出个性化的最优治疗方案。多种疑难病症的诊疗方式从一个医生的“单打独斗”,变成多位专家的团队合作,不仅提升了医疗质量,患者在院就诊更是省时省力、身心两安。
正是看到我院良好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主动来投”。这些人才多毕业于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成为我院“人才强院”“人才高地”建设的有力补充。
争优创新提升质量
对于医院来说,机制的建立、制度的完善,归根到底是为了推进医院管理科学高效运行,为患者提供舒心的就医环境。
去年9月,全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现场推进会在金华召开。作为先行先试者,我院切实落实“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并取得实效,让与会者眼前一亮。
回顾前一年的改革之路,金医人走得辛苦却坚定。开展“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来,我院成立院长任组长,多部门参与的“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改革管理应用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医保支付改革管理应用的部署、协调、指导等工作。没有其他先例可循,就自己探索;信息系统需要完善,深夜加班加点;堵点难点继续破解,反复开会协调……正是通过临床治疗、编码质量、信息质量、医保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齐头并进,我院逐渐铺设起了“写得准、编得对、费用准、传得全”的“首页信息高速路”,在“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道路上越走越顺畅,吸引全国上百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体现在患者身上,就是享受同等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诊疗费用。据统计,自开展“病组点数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来,我院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数增长的同时,平均住院日和均次费用均有所下降。
像“病组点数法”这样的创新,在我院还有很多。在一些人看来,医院的主职是看好病。为何金医能在医疗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的同时,改革创新同样齐头并进?说到底,和管理团队的高质高效密不可分。
在我院,医院管理团队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分工协作,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袁坚列说,围绕医院的发展,各种思考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未来也将长期持续。
精细服务优质便捷
近年来,国家为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推行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工作,倡导公立大医院进一步扩大对外辐射力,持续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我院响应这一号召,与磐安县人民医院、婺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含汤溪镇中心卫生院)和婺城区人民医院完成紧密合作或全面托管工作。加上市妇保院的全面托管,我院医联体构架逐步形成。
规模上行,不代表服务下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对传统医疗格局带来冲击。面对每天近5000人次的门诊量,我院依然感到不小的压力。可喜的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并没有停止,一个更加便捷的智慧型医院已见规模。
工作中,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完善诊疗流程,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倾力打造现代化智慧医院,助推医疗服务领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今年8月开始,医院试点“床边出入院”服务举措,让患者及其家属不出病区就能办理出入院手续。这一举措推出以来,受到广大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目前,“床边出入院”、智慧结算、检查集中预约等多项便民举措已在我院全院推广。另外,金华的专家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为基层的患者实现远程诊疗。
“信息化建设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了医疗质量,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和业务管控能力,进而惠及每一个患者。”我院副院长王翰青说,尽管困难很多,金医精细化服务的决心依然坚定。
社会化后勤保障服务,是近年来医疗领域的一个热词。在这个领域,我院在6年前就走在全省前面。“社会化机构不仅能够提升医院服务质量,而且还是对医院后勤管理的有益补充。”我院副院长范文明介绍,为了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医院要求服务机构根据医院实际做好制度落地,每周一次周检,检查工作质量。患者及其家属在医院就能吃到营养可口的饭菜,不必担心就餐烦恼。渐渐地,一些原来在大医院都未必有的就医体验,在我院就能享受到。其他特色化建设也已列入医院“十三五”发展蓝图。
袁坚列认为,我院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归根到底是为了给百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站在新时代,迈入新征程,医院将一如既往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实干创新,朝着打造高水平浙中医学中心的目标,步履铿锵,砥砺前行。